赤壁融媒体记者 昌文 通讯员 杜来
从一名书记员到成长为入额法官,25年来,钟声前进的每一步,都印记着对捍卫法律尊严、守护公平正义、秉承司法为民的不变初心。
1996年,刚到市人民法院时,同事们就对他说:“‘警钟长鸣,声振寰宇!’这个名字就是个做法官的人。”但钟声认为,法官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职业,不能被名利所缚、私欲所动,要当好法律的执行者、守护者、捍卫者。
化解基层纠纷矛盾 让法律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法官的身上,所执行的法律条文,就是猛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是心中的蔷薇。而法官,就是由猛虎和蔷薇所特别组合而成的特殊材料制成。作为一名法官,钟声主要通过办理案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服务村居社区,促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秩序站好岗。
2017年,钟声受理了一件特殊的财产继承案件。原告80多岁,是一名退役军人,由于工作的涉密性质,几十年来没有回家,也没有和家里联系,可以说是音讯全无。当他回到家中,父母都已不在了,只有一个姐姐,也104岁了。而他名下的房子,一直由姐姐在照看。他想要回自己的房子,姐姐是没问题,但姐姐的儿子、孙子们却提出赔偿要求,因为几十年来,房子一直是由他们在掏钱维修。就是在这个赔偿问题上产生分歧,才起诉到法院来。
如果按照法律来宣判,很简单,把房子还给人家,但要赔偿一笔不菲维修费用。看到两位白发苍苍老人颤颤巍巍的脚步和满含无奈的眼神,钟声觉得这件案子不能因为简单的判决而把她们的亲情彻底撕裂。
他深入老人家中,召集老人和他们的儿子、孙儿进行调解。有时候为了等到老人的儿孙们都能在场,一直等到晚上8点。最后,在钟声不厌其烦地调解下,老人的儿孙们在赔偿与亲情的矛盾中,血浓于水的亲情占了上风,同意房子归还原告,赔偿分文不取。当巡回法庭宣布案件结果后,得到了老人们欣慰的笑容和现场如雷的掌声。
“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正气、匡扶正义。”钟声说,“当面对原告、被告的时候,在秉公执法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背后暂时的困难。法律是冰冷的,但是法律也是温暖的,在扬善惩恶的同时,也在扶危济困。”
创新案件审判机制,为游客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随着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游纠纷不断增加,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钟声在赤壁镇法庭担任庭长时,一些外地游客因为在某些事情上感觉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私下协商未果便来到法庭寻求解决。
“如果按照法律的程序,立案、取证、审理等程序办下来,最快也得一个星期,而外地游客期望通过旅游法庭的介入,立即就能给出满意的答复。”对此,在钟声的建议下,市人民法院在赤壁镇特设了旅游法庭,对游客诉讼采取快审快结,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限定在5小时内解决。
旅游法庭诉讼开通后,因为旅游时间上的特殊性,游客大多是节假日出游,面对这种现状,钟声带头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无论是春节还是五一、十一等假期都在景区值班,给广大游客带来安全感。“念念不忘,终有回响。”游客们在留言簿上的留言热情洋溢,在赤壁游玩感到安心、舒心、放心,钟声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时,旅游法庭拓展诉讼服务渠道,积极创新旅游纠纷解决方式、完善旅游纠纷化解渠道,进一步保护旅游者权益,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
审核:王诚
编辑:罗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