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思更进
年终岁末,在赤壁的乡村阡陌间,依然可见挖机挥臂、工人忙碌的场景。一条条垮塌的沟渠畅通了,一口口淤塞的塘堰清理了……
2011年上半年,赤壁市“三万”活动蓬勃开展,该市2674名干部的脚印,印遍了赤壁所有的农户家,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去冬,赤壁市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 “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计划整治塘堰1689口,让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口当家塘堰。
截止目前,我市共筹资2859万元,已竣工塘堰 1256口,占总任务的74.3%。
顺应民心,领导干部进村挖塘
农村塘堰淤积,农民呼声急迫。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去年12月1日,赤壁市响应省委、省政府决定,吹响新“三万”活动的号角。
咸宁市委副书记、赤壁市委书记丁小强指出,新“三万”活动是湖北省统一安排部署的重要活动,是“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延续和深化,赤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基层,以“挖塘”为载体,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增进干群间的感情,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赤壁市市长江斌说,要严格按照活动的时间要求,扎实开展新 “三万”活动。各驻村工作组要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去年12月6日,在丁小强和江斌的带领下,我市四大家领导“卷起裤脚、沉下身子、挑起担子”,到赤壁镇青山村6组泉塘水库,开挖整治塘堰“第一锹”,与村民一起,挥锹铲土,运土担泥。
在声声号召下,赤壁市165个工作组积极响应,第一时间赶赴驻点村(社区、居委会)开展宣传发动、摸底调查,掌握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情况,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前提下,合理制订塘堰整治方案,多方筹集资金,迅速调集工程机械,抢抓晴好天气进场施工。
在各工作组的引导下,村民也积极参与塘堰整治。在赤壁市各乡镇村湾,全面掀起了大兴农田水利的建设热潮。
因地制宜,挖塘修渠美观又实用
“当家塘挖好了,明年就不用抢水‘打仗’了。 ”1月10日,在赤壁市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玄素洞村14组吕家塘边,村民黄桃英满脸是笑。
据黄桃英介绍,吕家塘为上世纪80年代修建,原面积只有4亩多,近30年没有起塘泥了。近年来,该塘淤积严重,蓄水不足,每逢干旱时节,村民为“抢水”灌溉,时有“扯皮”发生。
针对农田灌溉的需要,驻村工作组请来了铲车、挖机,清除淤泥后,将该塘面积扩大了3倍多。村干部吕海林介绍:“如今吕家塘蓄水量大增,可灌溉田地30多亩。 ”
“挖塘”不但讲实用,美观亦可兼得。当日,记者来到赤壁市中伙铺镇中伙村上门熊家塘,只见在池塘四周,设有石砌栏板,雕花修饰其上,整齐爽目。塘口处还修有石阶,缓缓伸至塘底,可供村民洗衣、挑水。
“这是咱村的生态景观塘,既能灌溉,又能美化乡村。 ”村支书熊新民介绍,上门熊家塘为上世纪60年代修建,近50年来,都未彻底清过淤,塘埂松垮,淤泥深厚,已成为“臭水洼”,村民们急盼整修。
去年12月,借“三万”东风,上门熊家塘清淤、扩容完成。村民还希望 “一劳永逸”,自发组织捐款,请求将池塘护砌,建成一口景观塘。工作组考虑该塘面积只有4亩多,村组又有经济基础,便顺应民意,将其修建成高标准、多功能的生态景观塘。
“等过年后,塘边路面都要硬化,四周还要栽上桂花、樟树、垂柳等。 ”描绘起池塘日后的美景,熊新民非常自豪。
有人挖塘,也有人修渠。当日,在赤壁镇周郎咀村渠道整修现场,一台挖掘机正在“挥臂”清淤,疏通渠道。
“在咱村,这也是新‘三万’活动哦! ”周郎咀村支书朱加祥说,由于该村邻近长江,工作组计划重新疏通渠道,从长江引水入村灌溉。
村民肖太革每天都来看工程进展,他早打听到,工作组还计划在解放闸修建一个滑道抗旱机站,直接从长江取水,建成后可使周郎咀、东柳、九毫、太平口四个村的万亩良田受益。
齐心协力,“三万”活动向纵深推进
10日下午,在赤壁市余家桥乡冷家湖村二组上堰塘,淤泥已经清除,扩容也已完成,护砌基本到位。
“资金到位了,自然做得快了。 ”冷家湖村干部宋建华说得很直接。据悉,为加快塘堰整修进度,余家桥乡干群齐动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请在外打工的乡亲捐资挖塘。
“出的明白钱,干的实在事,收益的是大伙,这钱出得值! ”在武汉创业的张经六快人快语。前几天,他回家得知家乡要大修塘堰,解决多年来的顽疾,很是高兴,立即拿出5万元现金,交给该村整治塘堰。
据悉,余家桥乡通过社会募捐等方式,共筹得资金18.59万元,用于推动新“三万”活动。
在神山镇大桥村当家塘建设现场,大铲车机声隆隆,农民们挥锹铲土、担土运泥,施工现场井然有序。
“得了陈老板的力,俺村的当家塘一天一个样,就快完工了。 ”村民张玉林高兴地说。在赤壁新“三万”活动中,企业家陈夷平主动捐资3万元,帮助大桥村开展“挖塘”活动,保障该村“挖塘”顺利进行。
去年12月初,赤壁市政协发出《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献智出力,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许多在赤企业、投资商和个体经营户、私企老板纷纷捐款,帮助农民建设“当家塘”,以此反哺农村。
企业家们在行动,驻村工作组也十分给力。该市纪委投入8万元,政法委投入10万元,农机局、扶贫办各投入8万元,交警大队投入13万元……在新“三万”活动中,该市各单位驻村工作组纷纷添油鼓劲,塘堰整治进展迅猛。
新一轮“三万”活动正在赤壁市向纵深推进。(记者 刘子川 特约记者 彭志刚 通讯员 童金健 周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