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导语】
赤壁融媒体记者 李杰 修照宇 实习记者 刘曼婷
如何在确保光伏发电的同时,实现水耕农业,做到发电养鱼两不误?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奏响了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生态渔光曲。
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七千三百亩,主要分部于赤壁市的黄盖湖镇和沧湖开发区,划分为清淤并塘、光伏发电、生态治理、渔业养殖和农业种植五个板块。
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多方联合作业,一派繁忙景象。“要实现水塘的最大利用率,必须首先将现有的小块塘堰清淤并塘。”该项目水系清淤治理项目总工叶家顺介绍说。
葛洲坝中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系治理清淤整治项目总工 叶家顺:本项目施工主要是利用葛洲坝中固公司机械脱水化学改性一体化技术,达到淤泥脱水缩容、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利用,大大改善了水生态环境,对耕地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清淤并塘后的水面,波光粼粼,伴随着水上打桩船的轰鸣声,缓缓插入鱼塘的一根根桩基整齐排开,负责打桩架设的项目经理任灿介绍说,项目完工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体渔光互补的项目。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任灿:目前集中了国内所有的安装模式,包括平单轴、固定式、漂浮式,还有柔性支架,我们也很荣幸打造一个生态农业养殖的光伏发电项目的标杆。
作为集中式光伏发电的优选,光伏和渔业养殖的结合恰逢其时。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同时光伏板阵列还可以充分发挥其遮阳效果,抑制藻类繁殖,改善水质状况,降低水面温度,为鱼虾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这不仅对环境有益,还能使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跨界融合,助力赤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华润电力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经理刘波说,该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1.91亿度,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为电网节约标煤约13.0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2.13万吨。
华润电力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经理 刘波:华润集团在响应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指引下,采用“光伏+水系治理+生态养殖+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等相结合的“光伏+”模式进行建设。提高土地综合使用率,实现阳光、土地资源的立体高效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板下经济”。
“水下养殖、水上发电”正是“一种资源、两种产业”的生动体现,集约发展的渔光互补项目,为华润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未来注入了更多可能。
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发展部副部长、示范区日曜渔光互补农业组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博士后 张弦:我们希望通过清淤并塘、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手段,能够极大改善整个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然后提高防洪水平,通过设施化农业和设施化渔业的建设,能够给老百姓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为了保证整个项目在9月30号全容量并网发电,各个承建单位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葛洲坝中固,然后还有一冶,中冶武勘,调集了各方面的人才设备,当地的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包括市里面还有两个乡镇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通过多做作业面的操作手段,能够极大的提高整个项目的推进力度。
审核:吕蓉
编辑:王敏